海润光伏表示,此项目尚需国家有关部门审批,公司将力争三个月内完成立项所需的各级报批工作。
从现货市场角度来看,中国多晶硅价格依然维持在130元到140元/公斤的范围,上周的平均价格保持稳定。在台湾,只有两家CIGS组件公司。
上周太阳能电池的均价下降了1.02%,为0.388美元/瓦特。就拿中国薄膜组件制造商汉能集团举个例子吧。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晶硅组件和薄膜组件的效率差随着晶硅组件效率的提高而逐渐加大。这造成薄膜组件产品逐渐从主流市场消失,而相关制造商只能关注缝隙市场。我们还不清楚是否降价趋势将扩张到所有制造商。
由于Soltec在日本市场占有相当大的份额,而且还具有产品的商业化经验,汉能是否会通过收购Soltec公司进入日本市场还是个未知数。该研究机构一直对薄膜产品的未来发展持消极看法。记者了解到,《规范》下发后,嘉兴市光伏行业协会及时组织召开了申报研讨会,共同分析申报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
这一新规会给嘉兴市光伏行业带来什么影响?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市光伏行业协会会员大会上获悉,目前嘉兴市已有20家光伏企业进行了相关申报。达不到要求的企业,要么通过技术改造、增加投资达到要求,要么就是和大企业联合,为大企业代工。有业内人士指出,《规范》的出台意味着光伏行业的新一轮整合潮将开始《规范》还对光伏制造企业按产品类型在产能方面设定了准入标准: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大于3000吨每年,硅锭年产能不低于1000吨,硅棒年产能不低于1000吨,硅片年产能不低于5000万片,晶硅电池年产能不低于200MWp(兆瓦),晶硅电池组件年产能不低于200MWp,薄膜电池组件年产能不低于50MWp。
目前,嘉兴市已上报到省经信委的光伏制造企业共计20家,总投资达110亿元。达不到要求的企业,要么通过技术改造、增加投资达到要求,要么就是和大企业联合,为大企业代工。
记者了解到,《规范》下发后,嘉兴市光伏行业协会及时组织召开了申报研讨会,共同分析申报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如位于海宁市的浙江芯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就兼并了位于桐乡市的嘉晶电子有限公司,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生产规模的扩大。我认为目前光伏行业应该是谨慎乐观,行业内结构调整、优胜劣汰的洗牌趋势将会延续,而优质企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有业内人士指出,《规范》的出台意味着光伏行业的新一轮整合潮将开始。
吴承志也告诉记者,目前行业协会在积极协调,在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寻找兼并重组的可能性。《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日前由工信部下发。在此过程中,技术不精及债务负担过重的企业可能成为重组对象,而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因此做大做强。市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吴承志告诉记者,《规范》针对新建和改扩建企业及项目产品提出更高要求,意在限制新增产能上马,防止行业再度盲目扩张,这次工信部设定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根据我们走访调查的结果,嘉兴有十多家企业没办法满足上述条件。
这一新规会给嘉兴市光伏行业带来什么影响?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市光伏行业协会会员大会上获悉,目前嘉兴市已有20家光伏企业进行了相关申报。如在生产布局和项目设立方面,《规范》提出将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对加强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等确有必要的新建和改扩建项目,也必须报行业主管部门及投资主管部门备案,同时要求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
事实上嘉兴市光伏行业的兼并重组已露端倪。此次下发的《规范》对光伏行业中多晶硅、硅棒、硅锭、硅片、电池、电池组件等制造领域的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环境保护和质量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康平表示。同时对照国家政策导向,嘉兴市光伏企业也在积极提升发展质量。《规范》从多个方面对光伏制造企业和项目作出了要求,并要求各地按照《规范》设定的门槛申报符合条件的企业,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及项目将不能再享受出口退税、国内应用扶持等政策支持而在硅片方面,业者顺利调涨价格,且客户需求开始往高效产品集中,本周价格持续上扬,平均价位来到US$0.899/piece,涨幅0.11%;在单晶硅片方面,本周平均价格持续狭幅震荡,价位来到US$1.193/piece,跌幅0.42%。根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旗下新能源事业处EnergyTrend的观察显示,由于2014年的市场展望出现明显成长,硅片与电池业者均有明显的产能扩充计划,但多晶硅业者对于产能扩充相对保守,因此1Q14有可能出现供需吃紧的现象。而在硅片方面,两岸一线大厂的动作都非常积极,除了看好市场需求成长外,价格与技术规格的提升有助一线业者拉开与二、三线业者的差距,因此透过并购、委外代工、或是设备更新的方式提升产能与产品规格。
综合以上的情况,EnergyTrend推估1Q14硅片的需求约为8GW,但多晶硅供应量约在39500 吨,换算约为7.2GW的供应量;另一方面,目前第四季产品的库存水位将会维持在正常状况,依照目前的条件推测,EnergyTrend认为1Q14多晶硅供应出现吃紧的可能性不低。而在组件方面,十二月市场传出一些杂音,中国业者库存水位开始增加,市场对于十二月展望转趋保守,使得市场价格出现下滑,平均价位来到US$0.671/watt,跌幅0.45%。
另外在下游的组件部分,据了解中国某一线业者规划将产能扩充至1GW,而台湾几个集团内的组件厂商也规划提升产能,根据了解部分业者是以倍数的方式成长。保利协鑫于日前公布3Q13营收状况,根据资料显示,保利协鑫在多晶硅与硅片的销售均出现明显成长;另一方面,受到客户产能利用率维持高档,且后市展望佳,保利协鑫表示其多晶硅有可能出现供需吃紧的情况。
就现货市场整体表现来看,中国市场多晶硅价格仍然维持高档,但价位则在RMB135/kg~RMB140/kg之间,带动本周价格向上攀升,平均价位来到US$17.045/kg,涨幅0.15%。另一方面,由GCL公布的第三季运营状况显示,2013年前三季的多晶硅生产约为35,531公吨,与去年同期的32,864公吨相比上升约8.1%;其中第三季生产多晶硅约13,550公吨,与去年同期的7,631公吨相比上升约77.6%。
根据EnergyTrend在PV Taiwan展会与相关业者和设备业者交换意见的结果显示,2014年台湾与大陆主要的组件、电池、与硅片业者都有计划扩充产能,台湾主要电池业者都已确定2014年产能将会扩张,甚至有一线电池业者计划扩充的幅度接近100%,其余业者的规划也在100MW以上。而在销售方面,前三季约 12,490 公吨, 与去年同期的 9,669 公吨相比上升约 29.2%;而第三季售出多晶硅约 4,018 公吨,较去年同期的 657 公吨上升约 511.6%今后将在急剧增长的日本市场销售住宅用电池板,同时还将开展光伏发电业务。今后将把售电培育为新的收益来源。
尚德电力日本的约100名员工将继续留用,同时还在讨论为开展售电业务而扩大招聘。12日该公司在中国召开的债权人会议就日本法人的去向达成了协议。
尚德电力在日本光伏电池板国内供货量方面占约5%份额(2012年),是日本该领域最大的外资企业。明年年初将设立发电公司,计划3年以内建设总计10万千瓦以上的大规模光伏电站。
顺风是以中国投资者为最大股东的香港上市企业。而在电池板销售方面,将继续采用尚德电力的品牌,并将重心调整至比商用产品利润空间更大的住宅用产品,以此重振业务。
尚德电力在2011年之前曾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板制造商,但急剧扩大的战略反遭挫折,今年3月,核心子公司无锡尚德电力陷入破产。对于已销售的太阳能电池板将继续提供25年的售后保修。今年3月陷入实质性破产的中国光伏电池板厂商尚德电力的日本法人、尚德电力日本于11月12日决定并入同行业的中国顺风光电集团旗下。投资额预计达到3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8.51亿元)以上。
由于日本法人与破产公司没有直接资本关系,此后也维持着原有体制并一直开展业务。另外,顺风将以尚德电力的业务为基础,利用日本可再生能源全量固定价格收购制度涉足售电业务
由于日本法人与破产公司没有直接资本关系,此后也维持着原有体制并一直开展业务。顺风是以中国投资者为最大股东的香港上市企业。
投资额预计达到3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8.51亿元)以上。而在电池板销售方面,将继续采用尚德电力的品牌,并将重心调整至比商用产品利润空间更大的住宅用产品,以此重振业务。